小微企业规模小、抗风险能力弱,发展路上常常遇到资金紧张、成本高的难题。常州出台的一系列财税政策,就是专门帮小微企业解决这些问题,给它们的发展实实在在 “搭把手”。
先说最直接的税收减免。常州全面落实 “六税两费” 减免政策,房产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、教育费附加等都在减免范围内。过去一年,这项政策覆盖了超过 3 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,累计减免税费超过 3 亿元。一家开在社区的小超市,每月能省下近千元税费,老板用这笔钱进了更多货品,还重新装修了店面,生意比以前好了不少。还有企业所得税优惠,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0 万元的小微企业,实际税负最低能降到 5%,很多小工厂、小公司都因此省下一大笔钱,资金压力小了很多。
财政补贴也给小微企业带来不少实惠。常州设立了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补贴,只要企业在技术创新、吸纳就业等方面达到要求,就能申请补贴。有一家做手工文创产品的小微企业,凭借独特的设计和稳定的用工,拿到了 10 万元补贴,这笔钱用来购买新设备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,产品销量提升了 30%。另外,对首次创业的小微企业,常州还给予创业补贴,帮助创业者解决启动资金难题,降低创业门槛。
在解决融资难问题上,常州的财税政策也发挥了大作用。政府通过财政贴息,鼓励银行给小微企业发放低息贷款。去年,财政贴息金额达到 1.2 亿元,带动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 100 亿元。一家做外贸的小微企业,因为资金周转困难,差点错过国外订单,申请到贴息贷款后,顺利完成生产和交付,全年营收增长了 40%。同时,常州还设立了风险补偿基金,如果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出现坏账,基金能承担一部分损失,这让银行更愿意给小微企业放款。
除了真金白银的支持,常州还在优化服务上发力。税务部门为小微企业开通 “绿色通道”,办理涉税业务更快捷。工作人员还会定期上门辅导,手把手教企业申报税收优惠、填写报表,确保企业不错过任何政策红利。政务服务大厅也推出小微企业办事专窗,企业办理注册登记、项目审批等业务更方便。
常州这些财税政策,从减轻负担到提供支持,从解决资金难题到优化服务,每一项都精准对接小微企业需求。有了政策的扶持,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在常州站稳脚跟,未来,随着政策不断完善,相信它们能发展得更好,为常州经济注入更多活力。